第04:四版要闻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 返回首页 | 版面概览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        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8厘米动脉瘤破裂,医生如何从“鬼门关”抢回这条命?
  右一:副主任医师黄晨

  左二:副主任医师黄晨

  陈静

  65岁的吴先生(化名)被推进手术室时,腹腔像揣着个鼓起的血袋,双侧瞳孔不等大,血压监测不出,几乎处于濒死状态。这个刚刚经历巨大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老人,谁也想不到,半个月后能笑着走出医院大门,握着医生的手说:“是你们把我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了!”

  突发破裂!危在旦夕的转运

  半个月前,一场剧烈腹痛将吴先生送入当地医院,CT检查结果令人心惊:一颗直径8厘米的巨大腹主动脉瘤已经破裂!这个被称为 “人体定时炸弹” 的病灶,破裂后死亡率超过 90%,当地医院无力处理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立即展开。

  凌晨4点的转运途中,我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黄晨的电话已接通,提前了解患者情况。患者抵达抢救室时,面色惨白,呼吸困难,腹部因内出血异常膨隆,血压骤降至70/40mmHg,表情十分痛苦。开通绿色通道、提前备血、开通静脉通路、止血……抢救室医护人员全力做好准备工作。此刻,监测仪器上的数字还在持续下滑,任何多余的搬动与检查都可能导致生命流逝。黄晨电话与科主任赵辉教授紧急沟通后,当机立断:“直接送手术室!”

  生死抉择!放手一搏的手术

  然而仅仅十分钟,吴先生的生命体征已近崩溃边缘——双侧瞳孔不等大,意识完全丧失,血压、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出,仅存微弱的心跳。“我们不放弃!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都要试试。”面对家属的坚定,手术团队决定为这不到5%的成功率放手一搏。

  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仇利娟以快、准、稳的操作,为脆弱的生命筑起第一道防线。开腹瞬间,视野所及之处被鲜血完全淹没,腹内宛如一片猩红的“血饼”,肠管缺血呈现苍白色,组织界限模糊不清。黄晨冷静辨识解剖结构,凭借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,最终成功阻断了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,切除了巨大腹主动脉瘤,并完成了人工血管的置换。三个多小时的奋战后,手术顺利结束!

  精心呵护!多团队协作的力量

  手术结束才成功了一半。吴先生随即被送入急诊ICU,主任医师袁鼎山团队无缝接手,严密监测生命体征,精细调控治疗方案,与手术团队保持动态沟通,随时化解术后风险。术后,吴先生未出现脑梗、肾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,奇迹般地从ICU转回普通病房。最终,他带着重生的喜悦,顺利出院。

  “这样的病例能救活,是整个医院体系在‘作战’。” 黄晨坦言:“腹主动脉瘤破裂后抢救成功率极低,破裂后能撑到手术室的患者比例就很低,像吴先生这样手术成功且术后无并发症的更是凤毛麟角。”

  面对如此凶险的病例,通大附院如何突围?黄晨道出了关键:能成功,绝非一人之功。畅通的绿色通道确保了急诊团队各环节无缝衔接,麻醉团队反应迅速,为手术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,而术后ICU团队精细化管理,则有效预防了严重并发症,为最终的良好预后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正是这环环相扣、高效协作的团队力量,才让这场惊险的救治得以圆满。

  专家门诊

  赵辉

  东院区:周四上天  

  西院区:周二上午

  黄晨

  西院区:周二上午、周六上午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二版要闻
   第03版:三版要闻
   第04版:四版要闻
8厘米动脉瘤破裂,医生如何从“鬼门关”抢回这条命?
江海明珠上那一抹璀璨的健康之光
摄影作品展
通大附院四版要闻048厘米动脉瘤破裂,医生如何从“鬼门关”抢回这条命? 2025-08-31 2 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